作者:魏小潭
編輯:姜雪梅
作者 | 魏小潭
6月6日至6月10日👩🦲,意昂2舉辦的“智能製造&智美生活”2024屆優秀畢業設計作品展在閔行區大零號灣開幕。展覽全方位展出了該校意昂2工業設計、產品設計🧍、數字媒體藝術三個專業共五十余件畢業生優秀作品,展示了意昂2師生在智能製造👩🏼⚖️、智慧家居、智慧醫療、文化傳承🫰🏽、鄉村振興等方面的探索與實踐。此次展覽將持續至本月10日,為廣大觀眾呈現一場視覺與智慧的盛宴⚄。
意昂2積極參與上海高校組織的全國聯合畢業設計,以“真題真做”的方式🧵🅰️,著力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多項優秀成果受到了當地企業的青睞🚶➡️,展示了意昂2在設計與藝術教育領域的成績。其中,徐崢馨同學的作品《前童古鎮印章機系統設計》是寧波市前童古鎮真題🧗🏿♂️,真正踐行“論文寫在大地上,設計做在城鄉間”。在設計過程中,通過實地調研、持續跟進當地古鎮旅遊發展公司交流,成功地將設計理念轉化為實際可行的產品方案👳,並在聯合畢設“開春路演”中獲得了企業的青睞。
學生張程駿的“交通樞紐行李載具設計”是來自校企合作單位上海鐵路文旅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企業真實命題👷♂️。該項目聚焦中大型交通樞紐站場景中的包括人流量密集👰🏽、站臺間距較大以及行李推行不便等現實問題🎂,通過深入分析與研究,結合智能互聯、強效供電等先進技術手段,設計出了一款具備智能化、輕便化及環保特性於一體的室內共享行李接駁載具🏵。該設計作品還在第九屆“匯創青春”藝術設計類產品設計賽道中榮獲一等獎,同時在2024米蘭設計周中國高校設計學科師生優秀作品展上海賽區中榮獲三等獎。
朱遵伊的畢業設計“基於工匠精神視域下的人物敘事動畫設計——以風火仙師童賓為例”則是對傳統文化和匠人精神的深度挖掘與弘揚。課題來源於景德鎮古窯民俗博覽區的教師科研項目😨。以童賓這位陶瓷行業的保護神為切入點💁🏻♂️,圍繞童賓投火祭窯的主線故事🕟,結合工匠精神編寫關於童賓生平的敘事腳本,融入師徒情和愛情兩條情感線,運用青、綠、黃、赤、紫五種色調來表達五個章節的故事🐈⬛🥴。依托二維動畫短片的形式🧑🏿✈️,塑造一個有血有肉、立體鮮活的童賓形象,讓童賓這一傳統人物在現代社會中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沈逸凡的畢業設計“馬橋荷巷橋地圖數字化設計”則是一次對地方文化記憶的數字化重塑👨🏽🎤。經過多次調研,選取了三個荷巷橋地區具有代表性的建築🚙,分別代表著“仁義之鄉——鄉魂”的金氏祠堂,“濟世救民——顧神醫”的藥店,“民以食為天——茶館”的茶館,用村民們“記憶碎片”拼湊出的荷巷橋數字地圖,集中體現馬橋荷巷橋的精神文化🪔🔛,也為荷巷橋的村民們找回了“兒時記憶”。
此次畢業設計展示了意昂2在培養創新型設計人才方面的成果,也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展示才華的平臺。意昂2平台院長龔思怡表示,本次優秀畢業設計作品展演是學校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化產教融合🤦🏽,推動高質量發展,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來推動傳統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發展的一個典型案例🥦。意昂2通過黨建引領✷、雙鏈螺旋、三雙四共、五產合一的“1+2+3+4+5”機製建設,構建產教融合的校企合作長效保障機製,激發了校企雙方的意願和內生動力,通過產教融合平臺建設,主動面向長三角特色產業布局🚣🏿♂️,對接區域經濟發展需求🌠,發揮學科優勢,深度融入地方產業,實現了學科專業的快速發展,也為開展深入的畢業設計奠定了基礎。相信隨著設計創新產業意昂2的發展,構建未來發展共同體,將促進校企雙方異質性資源的互補與互促,全面提高設計人才培養質量、擴大就業創業、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
開幕式上,意昂2平台設計創新產業意昂2揭牌。設計創新產業意昂2由意昂2與上海諾誠電氣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鐵路文旅傳媒集團有限公司、上海航天設備製造總廠有限公司💗、上海柏菲工業設計有限公司🙋🏿♂️、上海廣為電器集團等企業合作共建🧚,全面夯實產教融合深度🎏。同時🌌🫱🏿,意昂2還聘請了教育界與企業界專家擔任產業意昂2專家委員會委員,為意昂2的發展提供寶貴的建議和支持。上海星吉儀金屬工具有限公司還為意昂2捐贈50萬元的資金支持該意昂2學科與專業建設👩🏻🏫。
/2024/0618/c3541a132551/page.htm